2019年11月4日下午16:00-19:00,应澳门8858cc永利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澳门8858cc永利王银泉教授在3402教室为全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中国文化外译的世界性意义及其新时代阐释”的学术讲座。
讲座开始,王教授先回顾了他丰富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人生旅程,涉及新闻翻译、公示语翻译、传教士汉学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医翻译史、南京大屠杀史料翻译等。然后,他切入讲座主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3月访问法国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赠与他1688年巴黎出版的法文版《论语导读》为引子,以翔实史料介绍了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通过翻译活动开拓的长达两个世纪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中西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关键人物、阶段分期、“西学东渐”主要成果,“中学西传”主要成果对欧洲的影响等等。在讲座中,他重点介绍了他今年10月应邀前往牛津大学人类学院开设的专题讲座内容,详细考证了明末来华波兰传教士卜弥格通过书信或译介重要中医著作向欧洲介绍传播中医及其译作在欧洲出版的曲折经过,对这段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经被学界忽视事件做了详尽的解读,证明了卜弥格是第一个将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化成果系统地介绍给西方的欧洲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作用一直没能得到全面的认识和评价。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波兰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在波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称卜弥格为“波兰的马可波罗”。
王银泉教授认为,在人类的历史中,异域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是文化发展变迁的重要动力。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通过翻译架起了中西文化和科技交流桥梁,促进了中西文化交融和文明的互鉴,同时在欧洲开创了一个重要学术派系:汉学。远在四个世纪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一经译介传播,与西方文化思想发生碰撞和交锋,就受到西方知识界的普遍青睐。如今,加强对“中学西传”的研究并挖掘其时代内涵,不仅在于依据新的史料和学术观点,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中西文化交流的轨迹,重新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西方知识体系和文化思想曾经产生的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中学西传”研究,厘清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双向互动和双向受益的源头及发展脉络,证明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及贡献,客观审视西方中心主义,公正看待中外文化与文明的多元特征,证明西方模式并不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路径,从而进一步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王教授的讲座史料丰富、例证充分、观点鲜明,对于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构建国家形象、促进全球治理等国家战略以及中外文明的互融互鉴具有重要启示。
在这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的思想遨游中,师生们的视野被一次次开启,历时三个小时的讲座信息密集,酣畅淋漓,让人意犹未尽。
讲座由苏艳教授主持,魏家海教授担任互动嘉宾。学院近40名师生到场听讲座、参与讨论。
王银泉是南京农业大学澳门8858cc永利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澳门8858cc永利学术委员会主任,外语学科带头人,外语一级硕士学位点和翻译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2019年10月应邀在牛津大学举办专题讲座,在剑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主要兼职包括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研制专家,世界翻译教育联盟语言景观翻译与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委会副会长,文化部中国文化译研网中医外译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翻译协会对外传播话语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世中联翻译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会委员,全国高校海外汉学研究学会创始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英译主要审定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外学者”讲座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2017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在语言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66位。2018年入选“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47。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个,主持或主要参与省部级课题4个,获得省级成果奖4个,部级对策建议采纳2个,发表论文134篇(其中SSCI和CSSCI论文34篇)。多篇论文被中宣部全国党员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转载。完成南京大屠杀史实国外展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品文字说明、语音导览词、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语音导览词的英译审定等系列翻译项目10多个,担任中美合拍剧情片《南京之殇》全部台词翻译(该片2018年4月27日荣获美国电视界最高奖“艾美奖”),担任南京市政府赴丹麦辛德贝格雕像揭幕和展览特邀英语媒体顾问。